展覽

尋色 — 印石賞析

尋色 — 印石賞析

The Pursuit of Color: A Study in Seal Stones

起 訖 時 間: 即日起至2025 年 8 月 7 日

」字,《 說文解字 》釋義為「繹理」也。
意為「梳理事物,整理頭緒」,引申為「探求」、「查找」。
明末清初,閩壽山石出,時競尚之,價與燈光石相埒。
毛奇齡《 後觀石錄 》記載,凡將軍督撫,下至游宦茲土者,「爭相尋覓」。
每得一石,輒轉相傳玩,顧視珍惜,皆以「顏色」觀之。

」字,《 說文解字 》釋為「顏氣」也。

文人名士競相形容壽山石
「光潤可觀,亦具五色」、「五色相映,光采四射」……
於是有謂:赤如雞冠,黃如蒸栗,白如截指,墨如純漆……
從「顏色」作為觀看印石的視角,以別於玉之修辭,
為當時「貴石濺玉」的風尚現象。
故題名「尋色」,以彰顯印石觀看的美感與文化意涵。

 

 

 

印石藝術的美感與品味

印材由早期的銅製逐步發展至玉石,成為中國獨特的印石藝術,深受文人雅士喜愛。

以壽山石、青田石與昌化為代表的石印材中,壽山石最負盛名。「田黃」「芙蓉」「杜陵」被譽為壽山石三寶,其中田黃石享有「印石之王」美譽,產於福建福州壽山,質地溫潤、色澤多呈黃色,因產量稀少,自清代以來深受收藏家青睞。

展品以田黃、芙蓉為主,質地盈潤、色澤秀美,具備「細、結、膩、潤、溫、凝」六德。印石或淺雕印鈕,或刻花鳥、動物形象,工藝精湛栩栩如生,展現材美與工巧的完美結合,更可由觀者的角度探討書寫印面緣由連結書篆家思想、情感、意趣與技法結合的藝術價值與人文意義。

 

 

 

田黃

田黃者,壽山石之首,有黃、白、紅、黑各色,降寒不泐。

以色類似名。新黃如秋葵,亭亭日下。或研如萱草,或倩比春柑。黃如蒸栗,伏頂有丹砂,茜然沁骨。如杏之初熟,於黃湛中,一面微紅,滲滲然若曬色然。白者濯濯冰雪,澄澈人心俯。

 

 

 

芙蓉

芙蓉者,其瑩如白玉,膩若凝脂,雖不透明,然溫潤嫻雅。又淡黃、朱黃者,通靈明媚處,有桔柚玲瓏映夕陽之韻致。黃白相間者,亦嫩潤雅樸。紅者,濃若牡丹,嬌豔奪目。

 

 

 

金石

金石藉人而傳,人亦藉金石以傳,非金石之壽果,足為功於人也。

自秦漢以迄唐宋,印璽之流傳於世者,多不可數計,然從未聞刻者鑿者之為誰氏。

自明迄清,治印家之宗派,可得而名之者,鄧散木列之,曰皖,曰歙,曰浙,曰鄧,曰黟山,曰吳,曰趙,而今者從前人出。

 

 

 

展品精選 Works Highlight

趙之琛刻「司農之章」平頂田黃方印

Tianhuang square seal with flat top

印文:司農之章

邊款:道光己酉七月錢唐趙之琛 / 瑤典

高:8.4公分 長2.4公分 寬2.4公分 重117公克

螭鈕田黃長方印

Tianhuang rectangular seal, carved with a chi dragon

印文:寶秘閣圖書記

高:4.8公分 長4.5公分 寬2.4公分 重92公克

姜煒刻「吳興丁氏萬卷書齋收藏書畫」馬鈕田黃方印

Tianhuang square seal, carved with a horse

印文:吳興丁氏萬卷書齋收藏書畫

邊款:姜若彤

高:5.5公分 長2.8公分 寬2.8公分 重79公克

三獅戲球鈕芙蓉方印石

Furong square seal, carved with a lion and two cubs playing with a ball

高:12.8公分 長5.4公分 寬5.4公分 重768.2公克

吳昌碩刻「竹楣」螭鈕芙蓉長方印

Furong rectangular seal, carved with a chi dragon

印文:竹楣

邊款:昌碩為蘭阜先生刻

高:7.6公分 長3.7公分 寬2.4公分 重140公克

趙之琛刻「我早荷花廿日生」松鼠葡萄紋芙蓉方印

Furong square seal, shallowly carved with two squirrels on a vine

印文:我早荷花廿日生

邊款:次閑仿宋人印

高:7.3公分 長2.4公分 寬2.4公分 重111公克

 

 

 

IMG 0726

參觀資訊

本展為配合本館內部研究而設,原則上僅限學術研究者申請參觀。
如您對展覽有深入興趣,歡迎您致電或來信洽詢,我們將視申請內容安排接待,感謝您的理解與配合。